节点文献
作文教学途径探索——漫画(绘本)作文教学谈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将漫画(绘本)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欣赏漫画(绘本)作品,激发作文的兴趣,加强作文的指导,它将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情趣盎然的主动写作,有利培养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漫画(绘本)作文不失为作文教学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漫画 作文 途径
作文,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也是不少语文教师头疼的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
据此,在作文教学中,努力以“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然和谐,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生命活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作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们认为漫画(绘本)作文—一种将漫画(绘本)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新途径。漫画(绘本)作文专指作文对象取材于漫画(绘本);漫画(绘本)作文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了利用漫画(绘本)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看图作文;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先作文,再依文作画,或先作画再依画作文;提供缺头、缺尾或缺中间的几幅连环画,让学生进行补写或续写等等。所以,漫画(绘本)作文是一种特定的集搜画、赏画,观察想象,作画说画、写画、评画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拓宽作文途径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就漫画(绘本)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一些看法。
一、学会欣赏漫画(绘本)作品
对于一幅漫画(绘本),不是所有读者都能读出它的奥妙来,更何况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上更有难度了。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漫画(绘本),教给学生观察漫画(绘本),解读漫画(绘本)显得十分必要。
1、学会观察。对漫画(绘本)要求学生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明白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哪怕一个细小的情节。不能粗略地观赏,不要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水平。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自言自语,口述自己感受最深之处,为下一步漫画(绘本)作文备好内容、思路及语言。
2、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漫画“妈,这儿不安全!快搬家”图中有一幢楼,院子里有棵大树,树上有鸟窝,窝里有小鸟,树下有母鸡带着小鸡在玩耍。很关键的要看清从楼里飞下的玩具,果皮等。然后分析一下事物间的关系:漂亮的楼、葱郁的树木、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个美好的居住画面,可是从房间里丢下的杂物,可能会砸破鸟窝,损坏树冠,污染地面,破坏那美好的环境。这样,就把漫画基本读出来了。
二、激发漫画(绘本)作文的兴趣
学生觉得作文难,无话可说,成绩不理想,进而害怕作文,厌烦作文课,究其原因,应是缺乏写作兴趣所致。要提高写作兴趣,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作文教学规律,可按营造气氛——自由写作——交流欣赏的顺序进行。
1、营造气氛。发动学生搜集各种漫画(绘本)作品,建立漫画(绘本)学习园地,将优秀的漫画(绘本)作品在学习园地中展出,形成欣赏漫画(绘本)的浓厚氛围,在黑板报上开辟漫画(绘本)角,组织学生创作、欣赏漫画(绘本),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漫画(绘本)比赛,参观漫画(绘本)图片展览,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从漫画(绘本)中获得知识与快乐,培养学生想象力,从而让学生喜爱漫画(绘本),激发和培养对漫画(绘本)的兴趣。
2、自由写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漫画(绘本)作文接力赛活动,将全班分八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先美化作文本封面,然后安排写作次序,每天每组一人参加比赛,并经常开展漫画(绘本)作文交流评比活动,把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在漫画(绘本)专栏里,供同学学习欣赏。
三、加强漫画(绘本)作文的指导
漫画(绘本)作文指导也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即悟意、选点、引发。
1、要善于悟意。所谓“悟意”就是深刻领悟漫画(绘本)的深刻寓意。怎样“悟意”呢?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章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思一样,阅读漫画(绘本)同样要摸清画了什么内容。必须认真审读漫画(绘本)内容,有些漫画(绘本)附有揭示该漫画(绘本)所蕴涵的意图的词句,这类漫画(绘本)易于读懂;而有些漫画(绘本)则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对此,要求学生认真审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必须正确领会漫画(绘本)所隐含的意图或问题,力求避免误解和错解。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看看漫画(绘本)有哪一方面的隐含着的意义,漫画(绘本)的意图或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是为了揭示某种道理,它总是隐含的,要求学生通过审读图画,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正确领会漫画(绘本)的意图。漫画(绘本)的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是有直接联系着的。
2、要善于选点。
所谓“选点”就是确定写作的立意点,不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深入钻探。前面说过,一幅漫画(绘本)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的时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头绪众多,是不利于表达的。
3、要善于引发。所谓引发,就是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的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的内容。
通过实践,漫画(绘本)作文不仅让学生作文轻松,写下的内容真实,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情趣盎然的主动写作,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漫画(绘本)作文不失为作文教学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
2、《新作文.小学创新作文教育》2014.2
关键词:漫画 作文 途径
作文,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也是不少语文教师头疼的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
据此,在作文教学中,努力以“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然和谐,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生命活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作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们认为漫画(绘本)作文—一种将漫画(绘本)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新途径。漫画(绘本)作文专指作文对象取材于漫画(绘本);漫画(绘本)作文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了利用漫画(绘本)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看图作文;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先作文,再依文作画,或先作画再依画作文;提供缺头、缺尾或缺中间的几幅连环画,让学生进行补写或续写等等。所以,漫画(绘本)作文是一种特定的集搜画、赏画,观察想象,作画说画、写画、评画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拓宽作文途径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就漫画(绘本)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一些看法。
一、学会欣赏漫画(绘本)作品
对于一幅漫画(绘本),不是所有读者都能读出它的奥妙来,更何况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上更有难度了。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漫画(绘本),教给学生观察漫画(绘本),解读漫画(绘本)显得十分必要。
1、学会观察。对漫画(绘本)要求学生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明白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哪怕一个细小的情节。不能粗略地观赏,不要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水平。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自言自语,口述自己感受最深之处,为下一步漫画(绘本)作文备好内容、思路及语言。
2、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漫画“妈,这儿不安全!快搬家”图中有一幢楼,院子里有棵大树,树上有鸟窝,窝里有小鸟,树下有母鸡带着小鸡在玩耍。很关键的要看清从楼里飞下的玩具,果皮等。然后分析一下事物间的关系:漂亮的楼、葱郁的树木、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个美好的居住画面,可是从房间里丢下的杂物,可能会砸破鸟窝,损坏树冠,污染地面,破坏那美好的环境。这样,就把漫画基本读出来了。
二、激发漫画(绘本)作文的兴趣
学生觉得作文难,无话可说,成绩不理想,进而害怕作文,厌烦作文课,究其原因,应是缺乏写作兴趣所致。要提高写作兴趣,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作文教学规律,可按营造气氛——自由写作——交流欣赏的顺序进行。
1、营造气氛。发动学生搜集各种漫画(绘本)作品,建立漫画(绘本)学习园地,将优秀的漫画(绘本)作品在学习园地中展出,形成欣赏漫画(绘本)的浓厚氛围,在黑板报上开辟漫画(绘本)角,组织学生创作、欣赏漫画(绘本),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漫画(绘本)比赛,参观漫画(绘本)图片展览,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从漫画(绘本)中获得知识与快乐,培养学生想象力,从而让学生喜爱漫画(绘本),激发和培养对漫画(绘本)的兴趣。
2、自由写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漫画(绘本)作文接力赛活动,将全班分八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先美化作文本封面,然后安排写作次序,每天每组一人参加比赛,并经常开展漫画(绘本)作文交流评比活动,把写得好的作文张贴在漫画(绘本)专栏里,供同学学习欣赏。
三、加强漫画(绘本)作文的指导
漫画(绘本)作文指导也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即悟意、选点、引发。
1、要善于悟意。所谓“悟意”就是深刻领悟漫画(绘本)的深刻寓意。怎样“悟意”呢?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章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思一样,阅读漫画(绘本)同样要摸清画了什么内容。必须认真审读漫画(绘本)内容,有些漫画(绘本)附有揭示该漫画(绘本)所蕴涵的意图的词句,这类漫画(绘本)易于读懂;而有些漫画(绘本)则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对此,要求学生认真审读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必须正确领会漫画(绘本)所隐含的意图或问题,力求避免误解和错解。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看看漫画(绘本)有哪一方面的隐含着的意义,漫画(绘本)的意图或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是为了揭示某种道理,它总是隐含的,要求学生通过审读图画,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正确领会漫画(绘本)的意图。漫画(绘本)的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是有直接联系着的。
2、要善于选点。
所谓“选点”就是确定写作的立意点,不是泛泛而议,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深入钻探。前面说过,一幅漫画(绘本)的寓意可以多角度理解,在审读的时候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开思路;但在确定写作内容的时候,就必须选取某一个角度而“不及其余”了。否则,文章内容头绪众多,是不利于表达的。
3、要善于引发。所谓引发,就是由此及彼地加以联想与引申,在画面意义的基础上联想到另一层新的内容。
通过实践,漫画(绘本)作文不仅让学生作文轻松,写下的内容真实,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情趣盎然的主动写作,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漫画(绘本)作文不失为作文教学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
2、《新作文.小学创新作文教育》2014.2
- 【发布时间】2015/3/29 17:15:55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