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化学实验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的场所,它既包含了进行化学学科学习与研究的多方面的能力——科学方法,又包含了进行上述一系列化学学习与研究活动的指导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世界观,还包含了进行化学学习与研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些正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化学实验 学生科学素质 培养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早在1989年就曾指出:“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又说:“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的场所。”这里戴老用了两个“全面”和一个“最”字。所谓“全面”,它既包含了进行化学学科学习与研究的多方面的能力——科学方法,又包含了进行上述一系列化学学习与研究活动的指导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世界观,还包含了进行化学学习与研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些正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所谓“最”,则是阐明了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一、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化学实验是帮助同学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有效途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求同学们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外在表现,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现象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以及物质变化与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物质变化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显露出来,而这些都必须借助于化学实验得以实现。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能够逐步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培养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只有具备了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到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有哪一项成果的取得不是凝聚着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有哪一项发明研究不是体现着科学家不畏艰难、百折不饶的科学精神——居里夫人在成百次实验中发现了钋,诺贝尔通过数百次实验制成了T·N·T……同学们应当借鉴这些“历经千百次失败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史实,培养自己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日常的实验学习中,还要培养自己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能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质的表现,是科学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其精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化学实验之所以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和前提,正是由于它具备实事求是的本质,因此,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同学们具有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良好场所。
四、培养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化学实验的学习,也就是学习利用实验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学会基本操作的方法、学会实验测定的方法、学会实验记录的方法、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学会对资料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等等。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运用和训练,同学们就能自觉地掌握探索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获得,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同学们的科学素质,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五、培养对科学美的审美感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特别提倡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化学学习中的美育内容是很丰富的。同学们常常在不自觉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时还是绚丽多彩的演示实验,从中培养出学习兴趣,并同时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对美的追求。
六、形成全面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具体体现,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它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备实际动手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与以应试为目的的解题能力是有本质区别的。化学实验的学习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同学们应该在这形象、直观事物的学习和研究中,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能力;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同学们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动手操作的机会,包括分组实验、随堂实验(即边讲边实验)、课外小组实验以及由学生自己安排的家庭小实验等,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同时,在动手实验中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成自己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另外,进行化学实验要求同学们预习实验、书写实验总结报告,甚至要求进行实验设计,这种预习(阅读教材)—实验总结—创新设计,就是培养同学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同学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只有真正重视化学实验,加强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化学实验学习的质量才会真正有一个飞跃和提高。同时,还要把学校的“学”与将来于社会上的“用”紧密联系起来,同学们只有树立起为了将来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必须多参与化学实验的正确观念,才有可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玉芬,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石油教育. 2009(06)
2 张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J]. 华章. 2009(24)
3 高红伟,改善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四种途径[J]. 考试周刊. 2011(54)
4高先桂,浅述做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个有效环节[J]. 现代交际. 2013(06)
关键词:化学实验 学生科学素质 培养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早在1989年就曾指出:“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又说:“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的场所。”这里戴老用了两个“全面”和一个“最”字。所谓“全面”,它既包含了进行化学学科学习与研究的多方面的能力——科学方法,又包含了进行上述一系列化学学习与研究活动的指导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世界观,还包含了进行化学学习与研究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些正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所谓“最”,则是阐明了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一、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化学实验是帮助同学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有效途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求同学们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外在表现,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现象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以及物质变化与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物质变化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显露出来,而这些都必须借助于化学实验得以实现。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能够逐步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培养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只有具备了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到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有哪一项成果的取得不是凝聚着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有哪一项发明研究不是体现着科学家不畏艰难、百折不饶的科学精神——居里夫人在成百次实验中发现了钋,诺贝尔通过数百次实验制成了T·N·T……同学们应当借鉴这些“历经千百次失败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史实,培养自己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在日常的实验学习中,还要培养自己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能培养同学们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科学本质的表现,是科学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其精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化学实验之所以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和前提,正是由于它具备实事求是的本质,因此,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同学们具有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良好场所。
四、培养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化学实验的学习,也就是学习利用实验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学会基本操作的方法、学会实验测定的方法、学会实验记录的方法、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学会对资料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等等。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运用和训练,同学们就能自觉地掌握探索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获得,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质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同学们的科学素质,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五、培养对科学美的审美感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特别提倡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化学学习中的美育内容是很丰富的。同学们常常在不自觉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时还是绚丽多彩的演示实验,从中培养出学习兴趣,并同时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对美的追求。
六、形成全面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具体体现,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它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备实际动手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与以应试为目的的解题能力是有本质区别的。化学实验的学习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同学们应该在这形象、直观事物的学习和研究中,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能力;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同学们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动手操作的机会,包括分组实验、随堂实验(即边讲边实验)、课外小组实验以及由学生自己安排的家庭小实验等,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同时,在动手实验中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成自己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另外,进行化学实验要求同学们预习实验、书写实验总结报告,甚至要求进行实验设计,这种预习(阅读教材)—实验总结—创新设计,就是培养同学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个同学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只有真正重视化学实验,加强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化学实验学习的质量才会真正有一个飞跃和提高。同时,还要把学校的“学”与将来于社会上的“用”紧密联系起来,同学们只有树立起为了将来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必须多参与化学实验的正确观念,才有可能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玉芬,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石油教育. 2009(06)
2 张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J]. 华章. 2009(24)
3 高红伟,改善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四种途径[J]. 考试周刊. 2011(54)
4高先桂,浅述做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个有效环节[J]. 现代交际. 2013(06)
- 【发布时间】2015/3/29 16:46:17
- 【点击频次】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