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索信息技术学科“评价”的新思路
【关键词】 ;
【正文】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些差别,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门课程,评价方式也不能和其他学科一样,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遇到如何进行学科教学评价的问题,而作为学科教学指挥棒的教学评价,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
一、改变以往评价方法的需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以外,更应该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与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与对信息技术课程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当有关。
中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比兴趣还要重要。正确评价鼓励也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兴趣和爱好得转变。
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说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弊端。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不宜照搬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要灵活多变,既要注重教学效果,又要能体现出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特点。而作品评价法以学生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
二、新课背景下评价方法
1、利用评价的多元性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我们一般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甚至有时还会忽视了评价!而众所周知,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我们只有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即时的反馈,才能让他们在不断的信息变换和新认知的产生中去挖掘知识的更深内涵!在新的教材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欣喜的变化,比如有类似这样的语句:请同学来欣赏,让他们来给你提意见!比如:跟同桌比一比,同学之间讨论等等这些不管是在欣赏中,还是在比赛中,都融入了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跟你的比较,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是一个个学习的个体,而是在潜意识中渗透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有时候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而事实上在一个大课堂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及时而有效的评价,新教材它扩大了评价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却是用意深刻!
2、个体性原则
采用作品评价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也就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与传统教学评价往往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所不同。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差异很大,个性特征明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的欲望强烈。因此,我们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时,在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进步、个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充分认可不同起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尊重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取向,对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甚至对于完成相同要求的作品的不同信息组织、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认可,例如在学习总结时,我们提出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包括最佳协作组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技术奖、最佳美工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论文奖等,我们还尽量扩大获奖面,让每个组都能有都有获奖的同学,让承担各种分工、各种学习任务、有各方面才艺能力的同学都能得到奖励,并且为获得最佳协作组的全体学生和各单项获奖学生颁发奖品。最后获奖学生展示优秀成果,交流研究的体会,让各专项获奖的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突出的研究成果,也让全体学生看到,只要认真参与、努力研究,就可以获得优秀的研究成果。
3、第三个方面,收集评价资料,评价结果处理。
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带班较多,学生人数也多,不做好记录就容易忘记,做好评价资料收集,便于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独立创作的各种作品(计划书,规划表,研究性学习报告,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文稿,电子表格,数据库等)以及用各种形式对这些作品进行的评价,包括书面评论、检核表评价、等级量表评价、测验分数等都可以构成档案袋的内容。评价资料会利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各种方式呈现。
4、综合运用其他评价方法
让评价赋予富有人文情调的终极关怀。
课堂上的激励艺术。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以递纸条写悄悄话、作业中用批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写随机评语。既指出了他成功之处,又提出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是积极导向,更是激励与关怀。
妙用延缓评价的方式
当学生测试不理想时,可以要求暂时不评价,待重考满意后再给予评价,"学困生",允许他们提出半开卷或请求老师的帮助。日常的作业、提问、活动、操作都分为不同的档次,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选择。
一、改变以往评价方法的需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以外,更应该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与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与对信息技术课程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当有关。
中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比兴趣还要重要。正确评价鼓励也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兴趣和爱好得转变。
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说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弊端。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不宜照搬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要灵活多变,既要注重教学效果,又要能体现出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特点。而作品评价法以学生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
二、新课背景下评价方法
1、利用评价的多元性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我们一般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甚至有时还会忽视了评价!而众所周知,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我们只有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即时的反馈,才能让他们在不断的信息变换和新认知的产生中去挖掘知识的更深内涵!在新的教材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欣喜的变化,比如有类似这样的语句:请同学来欣赏,让他们来给你提意见!比如:跟同桌比一比,同学之间讨论等等这些不管是在欣赏中,还是在比赛中,都融入了别人对你的评价、别人跟你的比较,在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是一个个学习的个体,而是在潜意识中渗透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有时候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而事实上在一个大课堂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及时而有效的评价,新教材它扩大了评价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却是用意深刻!
2、个体性原则
采用作品评价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也就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与传统教学评价往往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所不同。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差异很大,个性特征明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的欲望强烈。因此,我们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时,在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进步、个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充分认可不同起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尊重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取向,对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甚至对于完成相同要求的作品的不同信息组织、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认可,例如在学习总结时,我们提出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包括最佳协作组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技术奖、最佳美工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论文奖等,我们还尽量扩大获奖面,让每个组都能有都有获奖的同学,让承担各种分工、各种学习任务、有各方面才艺能力的同学都能得到奖励,并且为获得最佳协作组的全体学生和各单项获奖学生颁发奖品。最后获奖学生展示优秀成果,交流研究的体会,让各专项获奖的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突出的研究成果,也让全体学生看到,只要认真参与、努力研究,就可以获得优秀的研究成果。
3、第三个方面,收集评价资料,评价结果处理。
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带班较多,学生人数也多,不做好记录就容易忘记,做好评价资料收集,便于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独立创作的各种作品(计划书,规划表,研究性学习报告,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文稿,电子表格,数据库等)以及用各种形式对这些作品进行的评价,包括书面评论、检核表评价、等级量表评价、测验分数等都可以构成档案袋的内容。评价资料会利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各种方式呈现。
4、综合运用其他评价方法
让评价赋予富有人文情调的终极关怀。
课堂上的激励艺术。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以递纸条写悄悄话、作业中用批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写随机评语。既指出了他成功之处,又提出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是积极导向,更是激励与关怀。
妙用延缓评价的方式
当学生测试不理想时,可以要求暂时不评价,待重考满意后再给予评价,"学困生",允许他们提出半开卷或请求老师的帮助。日常的作业、提问、活动、操作都分为不同的档次,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选择。
- 【发布时间】2015/3/9 16:56:36
- 【点击频次】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