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家长怎样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作者】 林瑞芬

【机构】 河北省青县陈嘴学区蛮子营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暑期过后,又有一批孩子该入幼儿园了,为了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1、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幼儿园是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地方,每个宝宝长大了,都要去幼儿园。那里有玩具,有老师,有小朋友。白天,妈妈把你送到那里,你在那里吃饭、睡午觉,和小朋友玩,晚上妈妈再把你接回家。
  注意: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2、熟悉幼儿园环境
  幼儿入园前,家长要带宝宝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让宝宝熟悉那里的环境。这个熟悉过程非常重要,作为家长,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去幼儿园陪孩子玩玩。有可能的话,可以请已入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另外,还要带孩子认识自己班级的老师,这样可以让孩子与老师建立一种初步的师生感情。看一看活动室里的玩具、图书、桌椅等;休息室里的小床;盥洗室里挂毛巾、放水杯的标记……这样可以激起孩子入园的欲望,使孩子入园前对幼儿园就有个美好的印象。要注意:家长平常不能说“再淘气就把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之类的话,让孩子以为幼儿园就是惩罚人的地方。家长对幼儿要进行正面的入园教育。
  入园前自理能力准备: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1、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
  吃饭时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把饭洒在地上而不让孩子独自吃饭。针对洒饭的情况,可以事先作些准备工作,如:在孩子饭桌周围铺一些废报纸接洒出的饭粒,使用打不破的碗,给孩子穿上易清洗的“吃饭服”,提醒孩子爱惜粮食等。有的孩子会吃饭但吃的慢,多数家长就会帮忙喂孩子,长期如此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所以在吃饭时,家长不要帮忙,要鼓励孩子,不要在孩子耳边唠唠叨叨:“怎么又不好好吃饭了!”而是用一些赞美的、惊喜的语言取而代之,如“今天的饭真香啊”“宝宝吃得真好啊!”给予一定的表扬。激起孩子自己吃饭的欲望。
  2、教宝宝主动喝水
  孩子平时渴了不主动自己喝水,而是家长看到孩子该喝水了就拿个杯子给孩子喝。孩子有了家长的照顾,就不会主动去喝水。入园后他就不会主动要水喝。因此家长注意以后只是提醒孩子,要让他自己拿杯子喝水。并让他会说:“我渴了,我想喝水。”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3、学习自己大小便:
  孩子入园前在家里一般是坐便盆大小便的,但幼儿园的厕所大都是蹲坑式的,孩子对此不容易习惯。所以,在入园前,父母就要慢慢改变孩子坐便盆的习惯,教会孩子蹲厕所和独立上厕。并交宝宝学会说:“我要大便,我要小便。”的话,以免孩子尿裤子。
        4、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
  家长可以这样为宝宝安排作息时间:
  早上七时前起床,活动一会儿后,八点左右吃早餐;中午十二点左右吃午餐;十二点半左右,让宝宝睡午觉;两点半左右起床。上午十点及下午四点左右要给宝宝加餐,以水果、奶制品为主。晚上和家人一起进餐,上床时间为九点钟左右。
         5、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因此,家长应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平时家长也可有意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帮助宝宝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幼儿入园后家长要做到:
  第一步:正确认识,冷静对待
  幼儿初上幼儿园,难免会哭闹、情绪波动,这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家长的心态很重要。有的家长对送孩子入幼儿园自己就恋恋不舍,孩子哭。家长也眼泪汪汪,孩子不肯去幼儿园,家长也表现出依依不舍。当孩子央求“妈妈,我不上幼儿园,带我回家吧”时,家长就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幼儿虽小,对家长的情感、心态上却十分敏感,当孩子察觉到家长的依恋感和动摇心态就会强化他的要求,更不愿上幼儿园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的哭是表面现象,是哭给家长看的,送完孩子后要赶紧走,其实家长走后,大部分孩子就没事了。
  第二步,细致交流,游戏促进
  幼儿在幼儿园接触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家长要比平时更加细致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和体验,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引导幼儿讲讲幼儿园的生活、说说有趣的事,认识了哪些新朋友等。
  这种交流要尽可能地积极化、游戏化、趣味化,比如让孩子告诉心爱的玩具小兔,他今天上幼儿园有没有哭等,也可吸引孩子把幼儿园学的东西教给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表演幼儿园的各种游戏。用这种游戏化的语言,游戏化的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
  第三步:主动配合,持之以恒
  幼儿能否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家园一致配合教育是关键。家长多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状况,以便于教师尽快掌握孩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的一些习惯反应,要尽可能地向幼儿园的要求靠拢,而不是希望老师网开一面给予特殊照顾。
  请家长留意以下几件事情:
  1.接送孩子的人员要固定,如果变换了人来接,要及时告知我们。近一段时期,尽量固定人员。刚开学两周,下午尽量按时来接孩子。
  2.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哭闹是正常现象,所以,早晨送孩子,放下就走,不要多停留,停留时间越长,孩子哭闹的时间会更长。
  3.家长一旦决定送孩子入园,就要坚持,不能因孩子哭闹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孩子在家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告诉老师,如过敏了、有点感冒了、肚子不舒服了等,以便老师更多的关注到他。
  5.早晨送孩子入园,注意看看孩子口袋里装没装危险品,如小扣子、牙签、小刀等。
  6.给孩子准备两件衣服,放在橱子里,以备天气变化、尿湿时更换。
  只要每位家长认真地按照这几个步骤去做,我相信一定能使幼儿尽早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发布时间】2015/3/9 16:16:28
  • 【点击频次】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