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适应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 高 林

【机构】 鲁南技师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并没有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难以有针对地满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从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入手,找出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要求,对其内容、方法、考核等环节进行相应改革,以期培养出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体数量巨大,超过了企业总数的99%,对GDP以及税收贡献率分别是60%和50%左右,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成为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因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以及发展时间短、管理基础薄等现实发展条件,使其迫切需要一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其当家理财、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更加迫切。但目前国内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都是针对企业一些共性特点与普遍要求而设计的,没有考虑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特殊性和具体岗位要求,因此,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需要,研究与探索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泛的借鉴价值。 
  一、中小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特殊性 
  1.职能设置综合化。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较单一,一般不像大型企业那样独立设置财务管理部门,往往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合二为一,这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更为全面和综合。 
  2.筹资渠道较单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自有资金或民间借贷发展。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及银行借款,从资本市场上通过股票和债券方式融资难度较大。 
  3.资金流向对内投资为主。大型企业资金充裕,多元化的投资降低了其投资风险。而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因此其投资方向往往集中于内部建设上。 
  4.资金流量小、周转慢。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不足,在采购环节多以货币资金结算,而在销售策略上,为增强竞争力更多采用赊销措施。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相对短缺,应收账款和存货资金占用居高不下,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中小企业的以上财务管理特点,要求其从业人员在掌握财务管理一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必须结合企业特点与管理的特殊性要求,在管理能力、决策分析重点以及知识与技能结构上,更要突出专业化、专门化和综合化要求。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普遍性问题 
  1.实践内容单一,脱离现实岗位要求,难以实现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财务管理理论教学主要以大型企业为蓝本,以成熟企业为背景,实践教学是按照理论教学体系进行内容、方法与考核安排的。而中小企业明显不同于大型企业的发展特点,普适性的实践内容设计与安排,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技能的基本掌握,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要求,更难以认同中小企业组织与管理文化。 
  2.教学主体单一,学习者主体作用未得到发挥,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动性未充分激发。目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方法虽有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岗位实习等多种方式,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切实体现,老师在实践教学课堂上仍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做出正确答案的传统思路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教师过于依赖既定方法,无法发挥教与学的两个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更易受理财环境、政策变化的影响,更需要其从业人员具有更强的独立分析、判断与学习能力,因此,目前的教学方法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与知识迁移的要求。 
  3.考核手段单一,结果评价占主导,无法反映学生实践教学的实际水平。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对财务管理实践考核主要采取结果评价方式,对实践过程、团队协作、方法创新等几乎没有关注,更没有对学生职能素养给予考量与关注,使得实践教学过程脱离实境,考核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努力效果与投入程度,更重要的是偏离了真实的岗位职业特征以及文化要求,使学生缺乏参与实践、面向未来的积极性。 
  三、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实践模块设计,要在知行合一基础上,突出适中、够用原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块在针对其财务管理特点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岗位实务要求,在保证财务管理实践模块适中、够用的原则下,将会计核算等实践模块有机嵌入,体现适中、沟通要求。 
  第一,认知模块突出企业特性与文化。开课前要组织学生深入中小企业,了解企业特点与组织文化。通过观察、了解和置身中小企业现实工作氛围中才能对其机构设置、生产流程及财务活动有理性认识,形成学生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岗位要求的初步认识,树立职业发展兴趣和掌握未来职业方向。 
  第二,专业模块要突出多样化能力与知识的融合与兼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综合化决定了其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与技能综合化要求,而且考虑中小企业招聘的财务管理人员最初主要是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开始的,因此,其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的特点,在专业技能模块设计上要做好两方面能力与技能的融合与兼顾。 
  2.教学方法设计要突出“开放性与合作性”目标,体现适合原则。中小企业面临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其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有及时、自觉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能力,更要有团队合作、人际交流的能力与意识,因此,体现“开放性与合作性”目标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一,教师引导下的开放性个人实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能力与意识。我们将财务管理实践模块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资本成本、经济订货量等知识点设计为个人实践内容,在实践平台与内容选择上,以校园网络平台形式开展并确定必选和任选内容,实践地点和实践时间完全开放。学生在完成必选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可根据个人的兴趣,自主选择任选内容进行实践。教师只是对学生实践过程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跟踪、了解,对于共性的问题网上辅导,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和个性。开放性个人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独立运用能力,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师参与下的合作性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管理创新能力与意识。我们将财务管理中需要综合运用财务管理、金融、会计等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性课题研究式实践训练。如财务分析综合实践模块训练时,由5~6名学生成立1个财务分析组,并由小组成员商定所分析的行业企业以及每个成员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下完成财务分析综合报告。然后财务分析小组对工作成果以PPT形式进行公开汇报,其他小组对相应问题由汇报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学生评委和教师根据汇报小组的汇报情况、问题回答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进行面对面公开点评。合作性的综合实践通过共同任务中的分工、个人责任的履行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既培养了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彤,梁爱平.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全国总数的99%以上. 
  [2]付刚,钱亚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具箱[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白冰.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EB/OL]
  [4]刘利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与培养模式[J].会计之友,2010(4). 
  • 【发布时间】2015/3/9 16:15:25
  • 【点击频次】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