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措开启英语高效课堂创建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教学效果是个集结体,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着手,注重过程考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创建 开启
初中英语历经数次改革,但离务实的高效课堂创建还是存有距离。虽然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更注重英语的实践性教学,但其效果仍然不很理想。这是因为高效课堂是个集结体,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当中,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作用。就光是教师的原因,也有数不尽的因素影响课堂,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学实效,就教师层面,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解决影响教学效果的多方面因素。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追求的结果。如果目标得到优化、合乎学情、教学内容和教师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就是科学有效的。在这样目标指引下,那教学效果就有了明确的“轮廓”,教师就有了正确的行动方向。现行课标对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要求从五方面着手,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整个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具体操作就是教师在上课前,首先弄清本课教学目标,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 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这样就能推进教学。
二、智慧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唯一。新课标对应的是多版本教材,要求不同教材但要实现同一课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对于一个地方,一所学校,拿到既定教材,教师也应该有课程意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开发教材。对于我们培训学校而言,学生知识基础显然不能与一般义务教育学校相比,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切乎实际的教学方案。我们知道,任何教材都有取舍增补的空间,如何灵活地使用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做一个教材研究者、开发者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去被动执行。教师只有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形成富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真正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三、注重兴趣培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实践中我们发现,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学习兴趣淡薄,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没有参与想法。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成学习主人,而不游离课堂、佯装学习。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注重兴趣激发和培养。例如在教学初二英语Unit3 Topic3 SectionB时,要求学生在对事物评价中掌握“同意与不同意”的表达方法: Yes, I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 (him, her)。 No, I don,t think so。I don,t agree with you(him, her)。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这样设计:首先让一位学生到讲台旁,让 与他玩得最开心的同学来描述、评价他:“Yes, I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 (him, her)。”或“Do you think so? Do you agree with him/her?”这种方式引入所学内容,十分亲切又很新颖,学生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学生有话说,又能很好地操练“同意与不同意”的表达法。
四、创新运用教法
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念,学生跟着读。结果,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效果并没有因“巨大付出”而得到“高额回报”,仍不尽人意。在实践新课改的今天,创新教学方法,更新现代教学手段,成为推进新课改的关键词,也成为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首要之选。实践中,教师要宏观把握整个教材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且要充分运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目标,训练为主线”理念,创新教法,力求使学生在认知与操练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如在48个音素教学和音标拼读教学时,虽然没有明确地编排和时间要求,但却是学生拼读生词、记忆生词必不可少的基础与技能,学生必须掌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把音素教学寓于情境之中,整合到音乐、故事之中,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式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果。
五、强化学法指导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这种服务除了要传授必要知识外,更重要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尔文曾经说道:“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象有了金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日后的紧张学习中做到从容应对,最终拿到通向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的教学中,我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还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一旦掌握良好学习方式,就能达到“不教自能学”的境界,到那时,与其说教师教学效果好,不如说学生自学效果好。
总之,创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方法很多,需要努力的方向更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总结、反思和创新,和学生共同努力,成就一堂高效课。
参考文献:
[1]闫冬至,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创建 开启
初中英语历经数次改革,但离务实的高效课堂创建还是存有距离。虽然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更注重英语的实践性教学,但其效果仍然不很理想。这是因为高效课堂是个集结体,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当中,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作用。就光是教师的原因,也有数不尽的因素影响课堂,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学实效,就教师层面,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解决影响教学效果的多方面因素。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追求的结果。如果目标得到优化、合乎学情、教学内容和教师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就是科学有效的。在这样目标指引下,那教学效果就有了明确的“轮廓”,教师就有了正确的行动方向。现行课标对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要求从五方面着手,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整个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具体操作就是教师在上课前,首先弄清本课教学目标,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 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这样就能推进教学。
二、智慧处理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唯一。新课标对应的是多版本教材,要求不同教材但要实现同一课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对于一个地方,一所学校,拿到既定教材,教师也应该有课程意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开发教材。对于我们培训学校而言,学生知识基础显然不能与一般义务教育学校相比,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切乎实际的教学方案。我们知道,任何教材都有取舍增补的空间,如何灵活地使用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做一个教材研究者、开发者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去被动执行。教师只有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形成富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真正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三、注重兴趣培养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道:“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实践中我们发现,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学习兴趣淡薄,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甚至没有参与想法。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成学习主人,而不游离课堂、佯装学习。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注重兴趣激发和培养。例如在教学初二英语Unit3 Topic3 SectionB时,要求学生在对事物评价中掌握“同意与不同意”的表达方法: Yes, I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 (him, her)。 No, I don,t think so。I don,t agree with you(him, her)。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这样设计:首先让一位学生到讲台旁,让 与他玩得最开心的同学来描述、评价他:“Yes, I think so. I agree with you (him, her)。”或“Do you think so? Do you agree with him/her?”这种方式引入所学内容,十分亲切又很新颖,学生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学生有话说,又能很好地操练“同意与不同意”的表达法。
四、创新运用教法
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念,学生跟着读。结果,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效果并没有因“巨大付出”而得到“高额回报”,仍不尽人意。在实践新课改的今天,创新教学方法,更新现代教学手段,成为推进新课改的关键词,也成为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首要之选。实践中,教师要宏观把握整个教材体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模式,且要充分运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目标,训练为主线”理念,创新教法,力求使学生在认知与操练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如在48个音素教学和音标拼读教学时,虽然没有明确地编排和时间要求,但却是学生拼读生词、记忆生词必不可少的基础与技能,学生必须掌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把音素教学寓于情境之中,整合到音乐、故事之中,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方式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果。
五、强化学法指导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这种服务除了要传授必要知识外,更重要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尔文曾经说道:“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象有了金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日后的紧张学习中做到从容应对,最终拿到通向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在教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人称变化的教学中,我归纳为七个字“一主二宾三不变”,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什么是“一主、二宾、三不变”。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还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一旦掌握良好学习方式,就能达到“不教自能学”的境界,到那时,与其说教师教学效果好,不如说学生自学效果好。
总之,创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方法很多,需要努力的方向更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总结、反思和创新,和学生共同努力,成就一堂高效课。
参考文献:
[1]闫冬至,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发布时间】2015/2/2 19:34:57
- 【点击频次】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