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作者】 吕 杰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崇望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不是教师的“所属权”,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关键词:小学数学  展示自我  舞台  课堂
  传统教学,教师独揽课堂,学生仅仅是教师表演的“配角”。而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这就意味着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所属权”,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有更多机会去表现自我、去展示自我,在展示中习得知识,提升数学素养。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课堂这个大舞台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发展平台。
  一、巧妙设问,精心诱导,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
  巧妙设计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参与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虽然这是课前的行为,但课中的诱导也非常重要,如何提问、什么时候提问、对哪部分学生提问等都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开展探究学习前,教师的提问不仅要诱思,还要激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探究动力。有了这种兴趣和动力,学生才可能主动解决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完成探究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这一课时时可以这样设计:
  (1)营造情境,激趣,从生活中的形状谈起(多媒体出示课题:圆周长),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题的思考之中,不用老师说一个词,学生就明确了此课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很快就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什么是圆周长?圆周长与什么相关?圆周长公式是怎么样的?如何解决生活问题?” 
  (2)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在引导学生理解“圆周长”概念后,我们就可诱导学生动手测量圆的周长了,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如(直径标有是2、3、4、5、6厘米)的圆和线、直尺、卷尺、剪刀等。由于材料多,学生有操作兴趣,自然信心十足、思维活跃,绕线法、滚动法、折叠量弧法、剪量法等方法,都被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
  (3)圆周长与什么有关?让学生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数据,探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思考遇问题时,教师可引导把圆的周长与直径进行比较,为下一步圆周长公式的推导打下坚实伏笔。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比较后,学生会发现直径越大,圆的周长越大,他们的比都是3倍多一点。于是圆周长公式推导中的关键“л”就很快被学生发现。这个过程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不但发现了圆的周长公式,而且习得了一定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
  二、小组互动,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展示自我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还能获得合作方法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开展合作小组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去完成。但知识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后,我们必须要开展讨论交流这个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互动中分享学习所得,既对自身知识有巩固作用,也能让别的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由于自学收获颇丰,所以在交流时也能放得开,能大胆地展示自我。比如在三角形分类这一节课上,我就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就敢于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别人的想法,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大家的想法更正确,更具说服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也更有自信心。比如三角形按边分,可分成等腰、等边三角形;按角分,可分成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并坚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
  三、强化练习,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练习巩固中展示自我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数学实践。”大量单一的练习只会让学生掌握一些机械的知识,根本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不进行练习,学习的知识又得不到有效巩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练习题目要做到精心设计,特别是分层分类设计,让不同学力学生都能感受学习成功,在练习巩固中体验到学习快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还能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大幅提升。
  四、激励评价,培养自信,让学生在赏识点赞中提升自我
  激励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盖滋就说过,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才会学会自信。因此,要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除了要搭建平台外,还要做到适时、适地和适度地鼓励学生去想、去做、去展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所做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送去赏识点赞。教师要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因此,老师要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特别是学困生,对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也要及时肯定,使他们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哪怕是一个责备的眼神、责怪的语气,甚至是脸上不满的表情,都会使学生失去努力的愿望,继而失去信心,甚至可能让他在一生中都找不到自信。让我们的孩子在鼓励声中成长,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感受快乐吧。
  总之,要让学生展现自我,我们就得充分发挥课堂这个大舞台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平台,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决不替代。”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陆亚慧、王娜,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反思[J].成才之路,2010。
  [2]鲍希奎,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发布时间】2015/2/2 19:28:46
  • 【点击频次】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