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问题寄宿生自理能力培养个案研究

 

【作者】 赵冬梅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大量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要么无人照顾,要么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俗话说:爷爷孙子无大小。爷爷奶奶照顾孙子大多有娇惯、溺爱之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蛮横霸道,吃独食,使性子,撒娇耍赖。举办寄宿制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逐渐走上了寄宿制学校轨道。寄宿制学校是新鲜事物,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研究和克服,比如寄宿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就是老大难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十一、二岁的娃娃,自理能力差、想家、恋家,不习惯、不安心学校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寄宿制学校的老师应当承担起“先育人,后教书”的职责,把对学生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只有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与师生打成一片,融入学校生活,对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有了“以校为家”的感觉,才能安心学校生活,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学习才能取得成效。本文是问题寄宿生自理能力培养个案研究,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经验。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杨述岚,男,12岁,今年是我校六年级(2)班的学生,家住学校附近二坝寨村。班内他是随班就读的学生,成绩较差,不守纪律又比较自卑。家长希望住在学校,能融入同学当中,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于是升入五年级后,他成了一名寄宿生。这个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看护,娇惯溺爱倾向比较严重。
  二、问题行为的表现
  1.自理能力很差,住在宿舍不合群,起床、睡觉缺乏时间观念,懒懒散散;吃饭时心思不专注,一顿饭要吃半小时。性格怪癖,自私霸道,喜欢独自行动,轮到值日生也不负责任。
  2.他家离学校近,他纪律意识差,随自己的兴趣,不管中午还是晚上想回家就回家,不跟宿舍长打招呼,更不向班主任和管宿舍的老师汇报。他回家的路横穿高速公路,每次偷偷地回家都让老师们非常担心,寝食难安。他的行为给宿舍管理带来了不便,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由于是独生子,活宝宝,家中爷爷奶奶非常娇惯、溺爱,致使他霸道成性、自私懒散,时不时搞恶作剧。爷爷奶奶爱孙子心切,只看到宝宝的优点,而看不到他的缺点,把孙子的怪癖、恶作剧看成是“聪明”,把孙子偷偷回家看作正常现象,看作对爷爷奶奶的爱恋,离不开爷爷奶奶,有时还为孩子不请假回家找借口。这种状况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致使学校与老师不但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对家长或监护人的说服教育工作。
  三、制定方案,科学辅导
  1.父母与家庭治疗。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家校联系,培训家长,提高认识。班主任给孩子家长讲清寄宿生的管理制度,同时分析他的孩子身上的问题不纠正带来的隐患。特别是从孩子的成长和安全方面着手分析,让家长心悦诚服地接受。
  其次,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要注意多关注孩子在学校接受到的新事物,表扬孩子在学校养成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神圣和学校生活的美好。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珍视孩子与小伙伴之间建立起来的纯真友情。发现孩子不请假私自回家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多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再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大爱”情感。孩子有恋家情结,也情有可原。家长应和孩子约定每周回家见面的次数与时间,告诫他不要私自离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要用学校和社会上发生的新奇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要注意培养“大爱”,要把亲子之爱、师生之爱和朋友之爱结合起来,要注意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老师、爱劳动、爱奉献的情感。
  2.认知治疗。
  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引导杨述岚同学对寄宿生达到的目标认识很重要。
  首先,提供目标依据。采用谈心的方法,告诉他寄宿生在校纪律(按时就寝,中午晚上不得私自离校),知道自觉遵守宿舍公约,按时吃饭,按时休息,学习与宿舍同学友好相处,外出要与身边同学打招呼。
  其次,讲解学习目标。作为一个小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基本的自理是独立生活、安心学习的关键。帮助他理解自理活动的内容目标,包括克服恋家心理、基本的生活自理(洗脸、洗碗、打水、穿衣叠被等)、也包括对各项内容的难易程度的认识,从而明白不同阶段的目标。
  第三,目标分解训练。先训练他学会融入宿舍,按时吃饭,按时就寝,不得私自离校。接着学习服务性工作,轮到值日生要牢记做好该做的工作,为大家服务。然后解决回家问题。思想上教育他,私自离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跟他约定一旦违反处罚的办法,以此来约束他的行为。
  3.爱心照顾
  要想使学校生活真正有吸引力,就必须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愉悦。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快乐和愉悦,我们特别安排了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组织带领孩子们进行课外活动,设计有意义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快乐,感受愉悦。对于新住宿的学生,安排有“童心”的年轻教师“陪睡”,给他们讲故事、与孩子们唱歌、做游戏。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爱上学校生活,恋家的念头就会渐渐地淡去。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特别关爱,打饭、打水、洗脸、叠裤子,手把手地教,耐心示范。病了我们的老师陪孩子去看病就医,陪睡老师给孩子们逐个掖被子,为他们升火加炉子、提水倒尿。
  一学期下来,杨述岚同学的恋家情绪淡了,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良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自理能力提高了,偷偷回家的行为也不存在了。
  四、个案小结与反思
  1.用师生之爱取代父母之爱
  创设和谐合作的氛围,可以冲淡学生的恋家情结。只有在一个关爱的集体中,学生才乐于生活,才会消除对家的思念,也才能融入到集体当中。
  2.重视合作沟通
  问题孩子不是靠班主任一人就能教育好的,应该和家长、伙伴经常沟通,了解他的情况,形成集体的合力,最终达到教育的效果。
  3.辅导工作坚持不懈,允许反弹
  作为辅导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及行为反复,才能趋于稳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细致地做工作,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利用班会课时间定期和不定期评价他的行为,从而促使不良行为习惯逐步改进。
  4.反思
  教师要树立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服务的理念。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善于细微之处多观察,多关心问题孩子,教育孩子要在相互尊重、平等友爱的前提下进行。对于孩子的点滴成长进步,不吝惜赞扬,要给以学生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向预定目标靠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编号:GS[2014]GHB0897
  • 【发布时间】2015/2/2 19:25:08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