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图书馆做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图书馆应设专门厅室和精干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加工、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把它列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这样还可以在目前图书馆经费紧张、不足的情况,用较少的钱获取较多的文献资料,或者不花钱也能获得文献资料,为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 地方文献 信息资源
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就必须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从书刊市场上认真采选购进本地需要的书刊等资料外,还应眼睛向内,认真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这是建设好具有地方特色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图书馆办得具有生机活力、成为本地区文献信息交流中心的一个关键问题。
1 收集、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抢救和保存文化遗产、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需要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办刊办报,修志立传,著书立说,产生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这些文献有的是正式出版物,但多数是未经正式出版又非秘密的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的称这部分为“灰色文献”)。这些文献散藏于各个单位的档案柜或个人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流散、丢失,有的被卖到废品回收站。因此抢救保存这部分文化遗产的责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各级图书馆身上。
1.2 图书馆应设专门厅室和精干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加工、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把它列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这样还可以在目前图书馆经费紧张、不足的情况,用较少的钱获取较多的文献资料,或者不花钱也能获得文献资料,为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3 通过募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的活动,可以增加我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人员的交往,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利用图书馆,关心、支持图书馆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同时也促使我们改变工作作风,更广泛地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资料的需求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服务工作,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2 地方文献就是记述地方情况, 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大致可包 括以下几方面:
2.1 政治方面。地方上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宗教派别斗争、阶级斗争、抵御外侮的民族斗争的详细记录、专著;反映人事、组织、制度的历史沿革,人口变迁、地方行政的地方志;反映英雄,模范、优秀人物的传记;反映本地历史名人的记事、年谱、家谱、族谱等等。
2.2 经济方面。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建设成果的资料或专著;反映当地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乡镇企业 的企业名录;工业、农业、林果、畜牧水产及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工艺品的产品名录;专利发明人及专利产品技术目录等。
2.3 文化方面。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及介绍;山川名胜、民间传说、神话、文化名人的作品;名医、特方、名药、科技成果、传统及现代的文体项目,盛事,乡上教材、名师名校;各部门、行业的方志、名志、名人传记、文史资料、回忆录等。
3 地方文献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3. 1 正式出版物。由出版社、期刊社,报社出版的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的图书、期刊、报纸;经国家出版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期刊和报纸,包括本地区的单位、组织或个人编著出版的书、报、刊,也包括外地单位或个人编写出版的反映本地区内容的书、报、刊资料。
3.2 非正式出版物。经当地出版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出版的,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图书期刊和报纸资料等,即内部图书报刊资料。多数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学校、人民团体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宣传辅导、学术科技成果交流而编印的。
3.3 报告、提案、公告和简报类。有保存收藏价值的工作报告、形势报告、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报告、统计报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重要价值的提案、议案;政府或其它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公告,重要通知、简报、信息交流等。
3.4 广告宣传品类。宣传企业产品、服务项目、介绍企业、事业单位概况,招生、招工、招商,招标竞标,宣传名医、新药等的小册子,折叠页或单页的广告、宣传品。
4 收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方式、渠道
图书馆是全民性的公益事业,它基本上是无偿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应是无偿的,或基本上无偿的。其征集的基本渠道主要有:
4. 1 依靠本地的党和政府的领导,广泛开展捐献、募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活动。必要时图书馆应与上级领导邀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直接参与,以奉献、光荣和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为基调。
4.2 依靠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呈缴的方式取得,或代为出版行政部门设立样书库的形式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4.3 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派人参加有关部门或组织、单位举办的各类涉及产生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会议、活动,及时收集文献资料。
5 开发利用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古人云:“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根据人们重乡土观念和地域属性意识,普遍具有关心自己家乡事情的心理,有了解自己熟悉的地方(主要是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的地方)的人和事的意愿。地方文献信息反映的是该地区的人和事,就是身边或近邻发生的人和事,因其自然,地理,社会情况等环境条件近似,具有可比性,经验容易学到,教训容易借鉴。所以这些文献信息更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5.1 为各级领导提供信息,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如三级(省,市、县)地方志和多种专业志、部门志、乡镇村志,全面地记述了一个地区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各方面的情况,是各级领导了解所辖地区各种情况的最佳途径。如果再加上亲自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就会使领导的决策更接近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5.2 为企业做好咨询服务,提供多种市场经济信息。通过当地的企业名录、产品名录,专利产品技术目录及科技、管理人员名录等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咨询服务,促使产品结构合理和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产品、技术就近流通,避免产品、技术因无效的位移而产生的巨大浪费。如有的企业到外地或国外买回本地的产品、技术,或买回同类的产品、技术还不如本地的先进,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图书馆要当好这个信息聚散的中介。
参考文献:
1卢文红 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应用初探-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
2 吕精巧 智能搜索引擎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4)
3 杨帆 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现代情报2009(6)
4 陈文娣 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应用初探 ;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5李忠兴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 ; -中国科技信息2009(9)
6李华子.王艳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之我见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8)
7侯建卿 对企业图书馆未来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
关键词:图书馆 地方文献 信息资源
图书馆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就必须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从书刊市场上认真采选购进本地需要的书刊等资料外,还应眼睛向内,认真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这是建设好具有地方特色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图书馆办得具有生机活力、成为本地区文献信息交流中心的一个关键问题。
1 收集、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抢救和保存文化遗产、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需要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办刊办报,修志立传,著书立说,产生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这些文献有的是正式出版物,但多数是未经正式出版又非秘密的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的称这部分为“灰色文献”)。这些文献散藏于各个单位的档案柜或个人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流散、丢失,有的被卖到废品回收站。因此抢救保存这部分文化遗产的责任就历史地落在了各级图书馆身上。
1.2 图书馆应设专门厅室和精干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加工、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把它列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这样还可以在目前图书馆经费紧张、不足的情况,用较少的钱获取较多的文献资料,或者不花钱也能获得文献资料,为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3 通过募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的活动,可以增加我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人员的交往,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利用图书馆,关心、支持图书馆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同时也促使我们改变工作作风,更广泛地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资料的需求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服务工作,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2 地方文献就是记述地方情况, 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大致可包 括以下几方面:
2.1 政治方面。地方上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宗教派别斗争、阶级斗争、抵御外侮的民族斗争的详细记录、专著;反映人事、组织、制度的历史沿革,人口变迁、地方行政的地方志;反映英雄,模范、优秀人物的传记;反映本地历史名人的记事、年谱、家谱、族谱等等。
2.2 经济方面。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建设成果的资料或专著;反映当地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乡镇企业 的企业名录;工业、农业、林果、畜牧水产及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工艺品的产品名录;专利发明人及专利产品技术目录等。
2.3 文化方面。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及介绍;山川名胜、民间传说、神话、文化名人的作品;名医、特方、名药、科技成果、传统及现代的文体项目,盛事,乡上教材、名师名校;各部门、行业的方志、名志、名人传记、文史资料、回忆录等。
3 地方文献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3. 1 正式出版物。由出版社、期刊社,报社出版的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的图书、期刊、报纸;经国家出版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期刊和报纸,包括本地区的单位、组织或个人编著出版的书、报、刊,也包括外地单位或个人编写出版的反映本地区内容的书、报、刊资料。
3.2 非正式出版物。经当地出版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出版的,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图书期刊和报纸资料等,即内部图书报刊资料。多数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学校、人民团体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宣传辅导、学术科技成果交流而编印的。
3.3 报告、提案、公告和简报类。有保存收藏价值的工作报告、形势报告、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报告、统计报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重要价值的提案、议案;政府或其它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公告,重要通知、简报、信息交流等。
3.4 广告宣传品类。宣传企业产品、服务项目、介绍企业、事业单位概况,招生、招工、招商,招标竞标,宣传名医、新药等的小册子,折叠页或单页的广告、宣传品。
4 收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方式、渠道
图书馆是全民性的公益事业,它基本上是无偿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地方文献资料的征集应是无偿的,或基本上无偿的。其征集的基本渠道主要有:
4. 1 依靠本地的党和政府的领导,广泛开展捐献、募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活动。必要时图书馆应与上级领导邀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直接参与,以奉献、光荣和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为基调。
4.2 依靠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呈缴的方式取得,或代为出版行政部门设立样书库的形式收集地方文献资料。
4.3 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派人参加有关部门或组织、单位举办的各类涉及产生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会议、活动,及时收集文献资料。
5 开发利用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古人云:“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根据人们重乡土观念和地域属性意识,普遍具有关心自己家乡事情的心理,有了解自己熟悉的地方(主要是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的地方)的人和事的意愿。地方文献信息反映的是该地区的人和事,就是身边或近邻发生的人和事,因其自然,地理,社会情况等环境条件近似,具有可比性,经验容易学到,教训容易借鉴。所以这些文献信息更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5.1 为各级领导提供信息,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如三级(省,市、县)地方志和多种专业志、部门志、乡镇村志,全面地记述了一个地区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各方面的情况,是各级领导了解所辖地区各种情况的最佳途径。如果再加上亲自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就会使领导的决策更接近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5.2 为企业做好咨询服务,提供多种市场经济信息。通过当地的企业名录、产品名录,专利产品技术目录及科技、管理人员名录等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咨询服务,促使产品结构合理和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产品、技术就近流通,避免产品、技术因无效的位移而产生的巨大浪费。如有的企业到外地或国外买回本地的产品、技术,或买回同类的产品、技术还不如本地的先进,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图书馆要当好这个信息聚散的中介。
参考文献:
1卢文红 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应用初探-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
2 吕精巧 智能搜索引擎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4)
3 杨帆 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现代情报2009(6)
4 陈文娣 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管理应用初探 ;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5李忠兴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 ; -中国科技信息2009(9)
6李华子.王艳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之我见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8)
7侯建卿 对企业图书馆未来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
- 【发布时间】2015/2/2 19:11:05
- 【点击频次】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