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浅探

 

【作者】 高 倩

【机构】 河北省青县上伍学区上伍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基础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展开要以人为本,以推动学生的进步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
  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课改专家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正如专家所说,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这才是高效的语文教学。我认为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以趣启动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如教学《太阳》一课,我精心设计里教学课件,一个缓缓升起的红太阳介绍:“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你们了解我的那些知识?要想了解我,大家先仔细读读课文,然后与同学们交流。”又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这样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只要同学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就会明白的。”学生迫切想学的心情可想而知。
  二、巧设问题以疑促动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思考能使学生求知欲处于积极状态,疑问越多,探索的问题越多,其收获就越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巧设疑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地去读、去探、去悟。
  如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描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奇”在哪里?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想要解决问题,通过看图、读文,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接着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发散思维,培养综合能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空间无处不在,在新课标下,应提倡大语文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教材每一课为原点,形成辐射状的所有子集的集合。在每一个子集中,辐射范围越广,学生视野就越开阔。语文是文化的积淀,积淀越多,语文素养越高。语文课堂要创设积淀的机遇,打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在辐射中积淀忠厚博大的中华文化。教学《长城》,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就必须让学生广泛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学生搜集的资料越多,越能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凭借课文,深入到学生的未知领域,形成多角度辐射,形成知识的叠加。
   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课堂上安排了一次畅想活动:“我长大了要……”,大家谈“我长大了要开通星际航班,让地球上的人们都能到外星球去旅行”,“我长大了……”,一个父母是医生的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当个医学家,发明一种药,为生病的人解除病痛,健康长寿。”帮助学生从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给学生一次想象与表达的自主,将爱与理想的种子种植在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唤起学生真诚,善良,自信,拼搏的情怀。学生明白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艰辛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果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正是高效课堂的体现。
  四、移花接木,读写结合
  新课改所倡导的是教师用教材不是教教材,要善于科学的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五彩缤纷的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作者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赞美了那儿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写了草塘又大又美的特点,第十七自然段写了草塘倒映在小河里的美景图。这两段文字文质兼美,教学时,我把这两段文字制成课件,让学生推敲、比较、鉴赏,领悟写作方法。在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我引导学生以《美丽的遥墙公园》为题,练写家乡的美景。这样利用移花接木之术,学生很快顺利地完成了写作任务,实现了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备好每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实现高效课堂,最终引导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师;2012年18期
   2.徐红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21期
   3.靳艳琴;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1年23期
   4.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 【发布时间】2015/2/2 18:46:12
  • 【点击频次】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