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情感教学法在政治育人中的作用及策略

 

【作者】 罗心源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沟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政治教学是思想交流的情意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提高道德践行能力。而课堂实施互动教学,寓情于教育人中,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情感,从而让“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成为现实。
  关键词:政治育人  情感教学法  运用  作用  策略
  传统政治教学,“一言堂”的独揽模式,“说教”的简单作法,无法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而“井水不犯河水”。这样的教与学,师生互不“相交”,无法构成新课改需要的互动教学。我们知道,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如果我们仍采取传统模式教学,显然是不适合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就说道:“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又特别是政治这样的思想教育学科,更需要教师寓情于教,以情促学,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受到良好思想教育,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一、运用情感教学法的作用
  开展情感教学法,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和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引发学生学习参与激情,使其自觉成为学习主体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初中政治教学虽然不以知识教学为主要目标,但掌握一些常识是必要的,如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等,这对学生道德认知、心理健康、和学习法律,了解国情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开展情感教学,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便于他们主动运用已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目的。学习上的事半功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使其始终保持强烈求知欲,从而积极努力地去学习。
  (二)促进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情感元素,教师开展情感教学,必然情由已出,自身具有浓烈的教 的情感,才能“以情引情”。学生在教师情的引发下,自然被“情”所激励,被“情”驱动,从而主动学习,乐于交流、互动,充分释放自身学习潜能,发挥主体作用。
  (三)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有的努力都必须围绕于此,实施情感教学也必然要为此目标奋进。实践中应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提高道德认知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
  二、运用情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情感教学法,就需要寓情于教,引领学生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来,这既需要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倾注情感,也需要教师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感化、激励和熏陶中受到情的促动而发生学习建构。
  (一)以情激学。参与是学习的前提。而初中学生学习目的和意义还不太明确,主动意识差,还需要教师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以情激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两难,与其它学科相比,一是表现为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二是没有生活实践平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易受外界干扰。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观念必然以“反面教材”的形式冲击学生思想,阻碍学生良好思想形成和发展。因而有学生感觉到学习“脱节”和“不靠谱”。而实施以情激学,营造教学情境,就是“去伪存真”,让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以情明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们都应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浓厚兴趣。语言作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中介,教师一定要把激情寓于其中,把知识融于情中,通过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的语言讲述知识,引发学生共鸣。政治学科中的“理”,实际上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的“理”,这些“理”在生活中有时很“尴尬”,看似“合情合理合法”,则实相反,而反之,也亦数。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凭直感判断。这样难免不“出错”,虽人为但非本意。其实质是缺乏判断标准。如遇公路上跌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现目前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面对众多选择明哲保身的做法,我们应持什么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寓情于理开展教学。
  (三)以情导行。政治教学,不以知识教学为最终目标,而重在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能自觉进行道德践行。新课标把政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列于首位,就明确告诉我们培养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获得良好思想是道德践行的前提,“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就是这个道理,没有良好的思想作基础,在事非面前,学生无法判断而左右为难,甚至“错上加错”。所以,在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实践开展道德践行活动,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践行,把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成为一种自觉。实践中,我们可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教师的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身作则,化为表率,让学生效仿而习得。
  总之,政治教学是思想交流的情意活动,必须实施以情促学、以情促理、以情导行的情感教学。我们要摈弃传统“说教”式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主动参加,乐于互动,在反复交流中获得良好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泽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情感教育[J].山东教育,2000年17期。
  [2]李燎原,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1年30期。
  [3]代小锐,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1期。
  • 【发布时间】2015/1/20 15:01:41
  • 【点击频次】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