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措打造政治高效课堂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要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多措并举,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道成为创建主体。
关键词: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打造 措施
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就是要提高政治育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传统教学,高考“应试”取向太浓,满堂灌的教学程式,忽略生本主体的教学观,致使政治学习更加抽象空洞,无趣乏味。新课改掀起高中教育高效课堂创建热潮,高中政治在这一浪潮中也得到了众多教师的大力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材虽不是教学的唯一凭借,我们也不能完全“教教材”,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确不可小觑,纵然是优质教育资源满天飞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以此为蓝本,当作师生互动交流的“话资”。而要打造高效课堂,精心设计是是前提。古人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掌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以便在教学时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确定训练重点。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时代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政治教材不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在政治教材出版发行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大的新政策、国内外形势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政治教材和时代脱节,落后于现实社会。如果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必然会使政治课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教材加以改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需要讲授的内容,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优化教材内容。例如在学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我们就可结合时事反腐倡廉,引入“周徐苏任”的腐败行为作实例教学,这样既现实,又生活化,学生乐于学习,兴趣盎然。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新课改中被彻底否定了。现在的课堂不仅是学为中心,还要求教师致力于学,为学服务。因此,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灵活运用适合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在新授课堂,教师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把握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并有效的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其中去学习。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死板,多数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新课改下,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方法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可以是主体参与式的教学、可以是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可以是自主学习的教学等,在教学内容上也要灵活把握,除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可以作适当扩展。因为高中政治实践性强,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政治素养。也就是说高效的政治课堂,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是突出学生主体实践的课堂,是学以致用的课堂。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政治作为奠基学科的目的使然。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教的效果。所以,我们政治教学的重心必须从传统知识掌握转移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传统自学方法是第一位的,因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只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实现自主化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保持选择判断的能力,才能获取应用有效的信息,实现对问题的综合分析与最终解决。因此,我们教学必须从“教学生知识”的角度转变为“教学生学习”的方向,切实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此,实践方法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学兴趣;营造勤学比优的竞争学习气氛,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快乐;加强社会实践作业,提升学生政治综合运用能力。
四、拓展各种信息资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补充
新课标指出:“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在新课标的指引之下,教师要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就要做到在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拓展各种信息资源,让各种课外资源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资源。随着“校校通”工程的落实和“班班通”工程的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结缘已是教育发展之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给打造政治高效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利用这一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多读书看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素材,进行学习。
(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发挥好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教师要以校园文化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对学校的人文资源进行弘扬,让学生形成爱学、乐学的精神。教师还要让学生利用好图书馆、学校广播等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学习。
(三)利用区位优势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风景名胜,了解本地的悠久历史、传统民俗;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使课堂教学更符合生活实际,更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要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多措并举,并时教时新,不能程式化、老套。要充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高效课堂的创建中来,与教师一道成为创建主体。现在高考体制改革大好背景下,我们更要放弃“应试”包袱,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让高效课堂育出具有政治素养更强的人才来。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姜丽艳,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8。
[3]卜亚萍,浅谈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关键词: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打造 措施
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就是要提高政治育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传统教学,高考“应试”取向太浓,满堂灌的教学程式,忽略生本主体的教学观,致使政治学习更加抽象空洞,无趣乏味。新课改掀起高中教育高效课堂创建热潮,高中政治在这一浪潮中也得到了众多教师的大力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材虽不是教学的唯一凭借,我们也不能完全“教教材”,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确不可小觑,纵然是优质教育资源满天飞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以此为蓝本,当作师生互动交流的“话资”。而要打造高效课堂,精心设计是是前提。古人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掌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以便在教学时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确定训练重点。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时代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政治教材不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在政治教材出版发行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大的新政策、国内外形势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政治教材和时代脱节,落后于现实社会。如果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必然会使政治课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教材加以改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需要讲授的内容,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优化教材内容。例如在学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我们就可结合时事反腐倡廉,引入“周徐苏任”的腐败行为作实例教学,这样既现实,又生活化,学生乐于学习,兴趣盎然。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新课改中被彻底否定了。现在的课堂不仅是学为中心,还要求教师致力于学,为学服务。因此,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灵活运用适合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在新授课堂,教师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把握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并有效的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其中去学习。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死板,多数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新课改下,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方法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可以是主体参与式的教学、可以是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可以是自主学习的教学等,在教学内容上也要灵活把握,除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可以作适当扩展。因为高中政治实践性强,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政治素养。也就是说高效的政治课堂,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是突出学生主体实践的课堂,是学以致用的课堂。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政治作为奠基学科的目的使然。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教的效果。所以,我们政治教学的重心必须从传统知识掌握转移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传统自学方法是第一位的,因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只有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实现自主化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保持选择判断的能力,才能获取应用有效的信息,实现对问题的综合分析与最终解决。因此,我们教学必须从“教学生知识”的角度转变为“教学生学习”的方向,切实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此,实践方法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学兴趣;营造勤学比优的竞争学习气氛,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快乐;加强社会实践作业,提升学生政治综合运用能力。
四、拓展各种信息资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补充
新课标指出:“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在新课标的指引之下,教师要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就要做到在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拓展各种信息资源,让各种课外资源有机结合,是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资源。随着“校校通”工程的落实和“班班通”工程的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结缘已是教育发展之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给打造政治高效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利用这一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多读书看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素材,进行学习。
(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发挥好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教师要以校园文化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对学校的人文资源进行弘扬,让学生形成爱学、乐学的精神。教师还要让学生利用好图书馆、学校广播等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学习。
(三)利用区位优势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风景名胜,了解本地的悠久历史、传统民俗;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使课堂教学更符合生活实际,更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之,要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多措并举,并时教时新,不能程式化、老套。要充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高效课堂的创建中来,与教师一道成为创建主体。现在高考体制改革大好背景下,我们更要放弃“应试”包袱,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让高效课堂育出具有政治素养更强的人才来。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姜丽艳,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8。
[3]卜亚萍,浅谈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 【发布时间】2015/1/20 12:29:57
- 【点击频次】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