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政治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实施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生主体精神,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政治思维与创新意识,悟出政治道理,提高政治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 探究式教学 实施
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不是强调教师教的探究性,而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与方法下,着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很多教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赌注”,原因在于要打破教师习惯的高考“应试”教学程式---“满堂灌”,担心既误时又无效的结果出现。但我多年的探究式教学实践证明,这既利于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升。
一、精心设计探究课题
精心设计探究课题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很多内容适合学生自学,但不一定适合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首先要具有探究性,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只要适当“跳一跳”又能“够得着”的内容。其次要具有开放性,能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具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高中政治,应该以提高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把知识寓于社会实践的情境载体中进行探究学习。实践中,我们又可根据教学目标把探究式学习分为三类,一是指导型探究学习、专题型探究学习、案例型探究学习。对于指导型探究学习,可以选择如“高中政治课本结构探讨”之类的课题作为探究内容,让学生对政治课本的结构进行总体把握,明白政治的目标和意义。对于知识专题型与案例型课题的探究学习,我们可以选择带有普遍性的专题或典型案例作为课题,让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政治原理,例如可以选择中国加入世贸的WTO的历史进程作为案例专题,让学生探究中国加入WTO的艰难历程与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在自觉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探究心得与疑惑,总结归纳其中的哲学道理。这样教学,不仅能深化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着力营造探究氛围
探究学习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如果主体精神不能很好融进学习过程中,其效果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无效的。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到:“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因此,开展探究式学习也不例外,需要我们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用强烈兴趣作支撑,学生才有探究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我们知道,政治知识本身就是空洞的,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内容涉及的广泛性,就让学生感到难学,如果我们不营造氛围、煽情激趣,将使学生更加缺乏学习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所以,开展探究式学习之前,我们最好能激趣,让学生扬起学习信心。
三、灵活运用指导方法
在科学设计探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之后,紧接着就是学生主体上场的时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袖手旁观了,而同样需要教师不停的指导和点拨。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或探究对象的不同(小组合作探究还是个体独立探究),采取不同指导策略,及时给予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学。对于知识类的课题采用读书总结的形式,对于时事案例类的课题采取阅报、讨论的形式,生活类的课题则应该在阅报读书的基础上辅以社会调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去概括原理、规律,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巡视中,特别要关注差生的探究学习,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获得良好学习方法的惠及,体验到学习成功。
四、及时开展探究交流
实施探究学习之后,并不意味着探究学习活动就已结束,一次完整的探究学习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及时对学习中的收获、疑惑和不懂的内容进行探讨,以便巩固成果,解开疑惑,获得对探究内容的再认识。特别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得出初步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作进一步地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文时,我们就可以提出“有什么样的经济实力,就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消费吗?”、“高消费就是高贡献吗?”等探究课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最后得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等消费观念。
总之,在高中政治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有助“高考”,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政治思维与创新意识,悟出政治道理,提高政治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讨”之间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既不可让学生放任自由,使探究流于形式,也不可过多的牵引讲解,要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解决问题,习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寿玉,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J].教师,2013。
[2]刘晋,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J].教师,2013。
[3]陈海波,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3。
[4]赵国宏,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神州,2013。
关键词:高中政治 探究式教学 实施
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不是强调教师教的探究性,而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与方法下,着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很多教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赌注”,原因在于要打破教师习惯的高考“应试”教学程式---“满堂灌”,担心既误时又无效的结果出现。但我多年的探究式教学实践证明,这既利于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升。
一、精心设计探究课题
精心设计探究课题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很多内容适合学生自学,但不一定适合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首先要具有探究性,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只要适当“跳一跳”又能“够得着”的内容。其次要具有开放性,能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具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高中政治,应该以提高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把知识寓于社会实践的情境载体中进行探究学习。实践中,我们又可根据教学目标把探究式学习分为三类,一是指导型探究学习、专题型探究学习、案例型探究学习。对于指导型探究学习,可以选择如“高中政治课本结构探讨”之类的课题作为探究内容,让学生对政治课本的结构进行总体把握,明白政治的目标和意义。对于知识专题型与案例型课题的探究学习,我们可以选择带有普遍性的专题或典型案例作为课题,让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政治原理,例如可以选择中国加入世贸的WTO的历史进程作为案例专题,让学生探究中国加入WTO的艰难历程与加入WTO之后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在自觉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探究心得与疑惑,总结归纳其中的哲学道理。这样教学,不仅能深化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着力营造探究氛围
探究学习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如果主体精神不能很好融进学习过程中,其效果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无效的。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到:“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因此,开展探究式学习也不例外,需要我们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用强烈兴趣作支撑,学生才有探究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我们知道,政治知识本身就是空洞的,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内容涉及的广泛性,就让学生感到难学,如果我们不营造氛围、煽情激趣,将使学生更加缺乏学习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所以,开展探究式学习之前,我们最好能激趣,让学生扬起学习信心。
三、灵活运用指导方法
在科学设计探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之后,紧接着就是学生主体上场的时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袖手旁观了,而同样需要教师不停的指导和点拨。教师要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或探究对象的不同(小组合作探究还是个体独立探究),采取不同指导策略,及时给予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学。对于知识类的课题采用读书总结的形式,对于时事案例类的课题采取阅报、讨论的形式,生活类的课题则应该在阅报读书的基础上辅以社会调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去概括原理、规律,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巡视中,特别要关注差生的探究学习,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获得良好学习方法的惠及,体验到学习成功。
四、及时开展探究交流
实施探究学习之后,并不意味着探究学习活动就已结束,一次完整的探究学习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及时对学习中的收获、疑惑和不懂的内容进行探讨,以便巩固成果,解开疑惑,获得对探究内容的再认识。特别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得出初步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作进一步地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文时,我们就可以提出“有什么样的经济实力,就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消费吗?”、“高消费就是高贡献吗?”等探究课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最后得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等消费观念。
总之,在高中政治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有助“高考”,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政治思维与创新意识,悟出政治道理,提高政治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讨”之间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既不可让学生放任自由,使探究流于形式,也不可过多的牵引讲解,要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解决问题,习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寿玉,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J].教师,2013。
[2]刘晋,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J].教师,2013。
[3]陈海波,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3。
[4]赵国宏,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神州,2013。
- 【发布时间】2015/1/20 12:20:27
- 【点击频次】597